環保新聞 |
環保新聞 東莞:摸清全市管網的“家底”,為深度治污打基礎水環境治理“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關鍵在排口,核心在管網”。市政雨污水管網作為城市地下管線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著黑臭水體治理、斷面達標、污水處理設施提質增效、城市內澇治理的成敗。 地下管網走向如何,有沒有錯接漏接?全市管網的“家底”如何?隨著我市排污口整治攻堅戰的打響,開展排水管網摸查工作已刻不容緩。為加強對鎮街排水管網摸查工作的技術指導,3月26日,一場針對排水管網摸查工作的培訓會在市生態環境局舉辦。 我市2017年建成截污次支管網700多公里,2018年建成截污次支管網1500多公里。目前,全市截污管網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為進一步使水污染治理設施“提質增效”,讓管網發揮最大的效益,需要掌握全市管網現狀“家底”。 按照我市雨污分流工作方案,雨污分流改造完成后,我市將形成兩套清晰的雨污水市政管網系統。排水戶的雨污水分別接入到相應的市政管網,確保污水不進雨水管,雨水不進污水管,達到污水應收盡收、雨水不積澇成災。 目前,我市存在著雨污水管網系統底數不清,排水規劃與現狀情況有較大差異,排水戶接入現狀管網錯接、漏接、混接現象嚴重等問題。 排水管網摸查工作將為雨污水系統規劃、設計、建設、管理、養護提供有效、準確的依據,為建立全市排水設施信息系統提供數據信息。 按照水環境治理“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關鍵在排口,核心在管網”的思路,在控源截污方面,我市將根據管網現狀分析結果,從河道排水口向上延伸治理,做到“旱天污水零直排、雨天污水少溢流、入廠濃度有提高”。 我市高度重視排水管網摸查工作。在日前召開的全市入河排污口整治攻堅戰行動工作會議上,副市長喻麗君強調,各鎮街(園區)、各級各部門要核清轄區內入河排污口“底數”,嚴格壓實各方治污責任,形成強大合力。結合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加快摸清轄區內市政雨水、污水兩套管網系統。 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蔣亞軍多次指出排水管網摸查工作的重要性,他強調排水管網摸查工作一定不能作假,務必摸清楚,否則后患無窮。
在排水管網摸查工作的培訓會上,市水污染治理現場指揮部現場執行副指揮李裕成作了動員講話,說明了排水管網摸查工作的重要意義,并要求各鎮街接下來加快開展排水管網摸查工作。來自市水污染治理現場指揮部技術咨詢單位、中國電建集團、長安鎮的技術專家和代表介紹了工作方法和工作經驗。 市水污染治理現場指揮部技術咨詢單位專家黃剛從摸清雨污水排水系統現狀、推進雨污分流工程建設的重點、質量和監管等方面作了講解。他認為控源截污是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斷面達標的“唯一捷徑”,排水管網摸查時不能錯過一根排污管,不放過一個排放口,真正把現實狀況摸準,為全面深度治污提供詳細的第一手資料。 長安鎮是我市較早開展雨污分流工作的鎮,該鎮環基辦莫柏成分享了雨污分流工作的經驗。長安對社區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各社區對未能及時完成雨污分流的排水戶,先進行末端截污,再以雨污分流的總體原則推進,最終確保污水排入截污管網,雨水入河。長安通過落實社區屬地責任,做好轄區內各排水戶圖紙審查關,現場指導、建立臺賬、指導排水戶接駁等各項工作。 相關標簽:東莞廢水處理、廢氣治理 相關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