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新聞 |
環保要聞 影響生物降解有機廢物的因素東莞市粵綠環保有限公司小編告訴你影響生物降解有機廢物的因素 1. 填料 對填料的要求應該具備良好的傳質能力,有利于化學轉化的效率,應具備以下特性: a. 良好的微生物生長環境,適宜的營養物、溫度、濕度、pH、充足的碳源供給。 b. 較大的比表面積。 c. 足夠的結構強度,填料應有足夠間隙,防止溫度過高,利于氣體排放。 d. 保有足夠水分,保證微生物的活性。 e. 高孔隙率,增加氣體滯留時間。 f. 填料體密度低。 2. 溫度 適宜的溫度是微生物生存繁殖的必要條件,要保證菌群的大量存在,必須根據微生物的適宜溫度維持相應的環境,按照不同種類的菌群的適宜溫度,一般分為3類: a. 低溫性( b. 中溫性(25—40℃) c. 高溫性(≧40℃) 通常,利于有機物和無機物降解的微生物以中、高溫菌群為主,一般情況下,大多在25—35℃下進行,而35℃是大多數好氧菌群的最佳溫度。溫度還會對污染物造成某些影響,例如,溫度會使有機物在氣固液各相間發生轉移,溫度過高會降低有機物在液相和填料上的吸附。 3. pH值 pH會極大地影響生命的新陳代謝水平,只有適宜的pH才能保證微生物有最好的新陳代謝水平,大多數微生物的適宜pH在4—10,最佳pH在6.5—7.5 4. 溶解氧 根據微生物新陳代謝與氧的關系,一般把微生物分為: a. 好氧微生物 氧的供應量與微生物的增長呈正相關,氧對好氧微生物的作用有2個:氧充當電子受體;在硫醇類、不飽和脂肪酸合成中提供氧。 b. 兼性厭氧(或兼性好氧)微生物 該類微生物具有脫氫酶和氧化酶,在無氧和有氧環境中均能生存。在有氧環境下,氧化酶活性強,細胞色素及電子傳遞體系的其他組分均正常存在;無氧環境中,氧化酶不活動,細胞色素及電子傳遞體系的其他組分會減少甚至全部喪失,通入足夠氧氣后,這些組分的合成會恢復。 c. 厭氧微生物 僅生存于無氧條件,只有在無氧條件下才能進行發酵或無氧呼吸。在降解過程中,應注意保持無氧狀態。 5. 濕度
濕度對降解的過程非常重要: a. 決定供養水平,如果填料的微孔中80—90%充滿水,則可能是無氧條件; b. 為微生物活動提供水分,足夠的水量能保證污染物完全進入液相,提高污染物降解率。 c. 填料濕度過低會導致微生物失活,填料收縮、破裂導致氣流短流;濕度過高,會使氣流通過濾床壓降增大,停留時間降低,還會引起供養不足,形成厭氧區,產生臭味。實驗表明:填料適宜濕度應維持:40—60%;對于致密的填料和憎水的揮發性有機物,最佳含水量維持40% ;而密度較小且多孔的填料和親水性有機物,最佳含水率不應低于60% 。
相關標簽:影響生物降解有機廢物的因素 相關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