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新聞 |
環保要聞 已停用的垃圾填埋場 滲濾液如何妥善處理
本報訊(記者史潔)臨安區於潛鎮下埠村曾有個占地面積16畝的垃圾填埋場,2001年投入使用,2016年8月停用,如今停用快4年了,堆場存量垃圾10萬余噸。 去年7月25日,浙江省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下沉臨安督察期間,來到這個已停用的於潛鎮垃圾填埋場,發現滲濾液收集池露天敞開,存在一定的環境安全風險,對此提出整改要求。 “區委、區政府立即召開會議,組織專門人員,成立專班,明確各部門的整改分工,我局會同臨安區生態環保分局邀請有關部門和相關專家對整治規范性問題進行討論,確保於潛垃圾填埋場按照規范進行整治,達到環保要求。并且建立了一周一上報、一月一督察通報的制度。”作為牽頭部門的臨安區城管局市政公用和市容環境衛生監管中心的宣宏偉介紹說。 多項舉措確保了滲濾液得到妥善處理:首先,應急排查,疏堵防漏。於潛鎮對垃圾進行實地勘測檢查,加固泄漏風險較大的西面池體,對原溢流孔進行封堵,防止滲濾液泄漏。同時增設500立方米應急滲濾液收集罐,并做好雨污分流。 然后,制定方案,治理源頭。於潛鎮制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場封場初步設計方案并完成論證,垃圾填埋場現已完成封場覆土覆膜,采用HDPE膜、黏土、土工布等進行封場覆蓋,封場面積13030平方米;設置導氣石籠16座,地下水監測井4座。 整治后,滲濾液通過導管流入10立方米的垃圾滲濾液收集池,等水位到達一定高度,由水泵打到500立方米的垃圾滲濾液儲存罐里儲存,這兩個收集設備都是封閉的。目前該垃圾填埋場每天大約產生8—10噸滲濾液,每月由槽罐車運送到臨安垃圾填埋場的滲濾液處理廠進行處理。 “整治前,滲濾液是直接運送到附近的於潛鎮生活污水處理廠處理,一方面加大了生活污水處理的壓力,另一方面滲濾液和生活污水的處理方式是有差別的,不夠規范。”臨安區於潛鎮人民政府綜合信息指揮室副主任馬厲明說,現在滲濾液統一運送到滲濾液的處理廠進行處理,更規范、安全、環保。 同時,每月25日,城管部門會將對外運處置的滲濾液與臨安填埋場進行核對,并將進出滲濾液清單反饋至相關部門,并加強對填埋場的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置、匯報。 市生態環境局臨安分局定期對於潛垃圾填埋場4個地下監測井和外圍水體進行檢測,隨時掌握水質的動態情況,檢測結果顯示,水質均為Ⅲ類水。 記者在現場看到,如今的垃圾填埋場已進行泥土覆蓋,復綠正在進行中,過不了多久,這里就能呈現出一片綠草蔥翠、鮮花簇簇的景象。 環境問題,其實也是經濟問題,更是社會問題。環境與經濟,與社會必須協調發展,改善環境就是為了更好的發展經濟,尋找用最小的成本,解決環境問題,促進社會經濟和諧發展也就成為環境科技工作者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 相關標簽:已停用的垃圾填埋場 滲濾液如何妥善處理 相關信息 |